开云·kaiyun体育

 

开云·kaiyun体育

🥟⚁🎏     

开云·kaiyun体育

从实践者角度,陈霞指出,当前城市更新过程中,痛点是普遍存在的。一是顶层设计和支持力度有限,低碳更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,投资成本大,技术门槛高,投资回报周期长,使得市场力量介入时参与积极性不高;二是当前绿色建筑与低碳技术还不成熟或成本较高,其推广与应用普及存在难度,仍待加强技术研发突破以降本增效;三是上海有大量的历史风貌保护建筑,发展与保护往往在资源利用与效益权衡中存在矛盾;四是城市绿色转型需要专业人才培养和更广泛的公众参与。

在观碳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胡启凡看来,城市绿色发展的第一步是进行全面的碳足迹追踪与管理。“在我国碳排放政策从‘能耗双控’转向‘碳双控’的背景下,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评价体系也更加全面综合,城市管理除需要掌握企业耗能和碳排放外,也要对其供应链合作、降碳增汇等进行追踪、分析,对整个城市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的碳管理与规划。”

新型储能作为一种“未来技术”,近年来也开始逐步赋能城市绿色发展。上海融和元储能源有限公司资产运营部总经理夏耀杰介绍,当前其储能技术已形成多层次应用:在新能源丰富的地区建设大型储能电站,在城市商业中心或工业聚集区设立小型储能电站,以此提升光伏等新能源利用率,并缓解配电区的电力压力。此外,还建立了两千余个光伏换电站以减少运输领域对化石能源的依赖。

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社工专硕MSW中心主任孙哲则指出,打造可持续社区、提升公众参与度是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不容忽视的一环,在此方面,“上海已经非常超前”,从垃圾分类到社区“循环市集”,社区场景的激活让民众认识到绿色低碳是一种生活方式。上海有很多创新的社区管理经验,“只有从社区开始,创造性地主动寻找绿色发展的路径和力量,才能使新的理念和力量从社区走向社会,消减社会对绿色低碳转型的认知成本。”

不少业界人士也指出,当前,绿色低碳发展正逐渐内化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努力方向。于企业层面,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绿色生产力会带来更多的全球场景机会,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;于民众层面,低碳生活成为一种新时尚;而于政府层面,上海正在积极探索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应用体系,加强集成创新,探寻一条符合上海超大城市治理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。(完)

🏊(撰稿:谭清悦)
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。未经本平台授权,严禁转载!
展开
支持楼主

11人支持

阅读原文阅读 6658回复 3
举报
    全部评论
    • 默认
    • 最新
    • 楼主
    • 从华儿💦LV6六年级
      2楼
      一家人造肉公司宣布倒闭➱
      2024/06/28   来自宣城
      6回复
    • ⚋舒莎园LV7大学四年级
      3楼
      2%:英国5月通胀率回归央行目标⛡
      2024/06/28   来自开平
      0回复
    • 司马涛骅🕵LV6幼儿园
      4楼
      人民日报社参加第34届中国新闻奖新闻专栏初评公示⛉
      2024/06/28   来自广安
      5回复
    • 安德雅LV6大学三年级
      5楼
      日本“食人菌”感染病例数破千☓
      2024/06/28   来自石家庄
      4回复
    • 伊元蕊☾⛃LV8大学三年级
      6楼
      Belden 认证培训课程期待您的加入!💐
      2024/06/28   来自济南
      8回复
    • 黄富雁LV4大学四年级
      7楼
      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我爱我家社区公益+乡村振兴双引擎硕果累累🏨
      2024/06/28   来自防城港
      回复
    你的热评
    游客
    发表评论
    最热圈子
    • #马云: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之一#

      湛蓓永

      3
    • #俄罗斯首次出口玻利维亚的燃油运抵智利港口#

      解彪怡

      0
    • #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新路#

      仲孙超波

      7
    • #中国经济圆桌会|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避免三个误区

      柯真韵

      1
    热点推荐

    安装应用

    随时随地关注开云·kaiyun体育

    Sitemap
    正在加载